人民政协65年来的光辉历程——六届五次常委会集体学习孟庆红报告(一)
编者按:
11月5日,致公党云南省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常委(扩大)会议在昆召开,会议安排了集体学习,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致公党省委副主委孟庆红分享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学习体会,从人民政协的65年的历程、积累的经验和重要原则、履职任务和要求等方面,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三个"要":一是要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一重大判断;二是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一基本定性。三是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为便于学习交流,我们分四期进行刊发。
孟庆红
2014年9月21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回顾了人民政协65年来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人民政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深刻总结了65年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全面阐述了人民政协的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作用、性质定位和目标任务,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对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和新形势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政协工作作出的一次全面系统阐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是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共分为6个部分,核心内容集中于4个部分,其构架与6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内容上体现了许多重大理论创新。
一、系统总结了人民政协65年来的光辉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6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讲话回顾了政协在建立新中国、推进新中国各项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中共中央各阶段领导集体和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确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推动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载入宪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通过修改宪法明确这一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制度保障。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强调要进一步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人民政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建言献策,做出了新的积极贡献。
讲话指出,回顾人民政协6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
打开微信扫一扫
云南致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