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要闻
热点新闻
1
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
致公党云南省委会举办2025年青年党员、新党员培训班
3
“墨韵侨心绘山河 致力为公谱新篇”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昆开幕
4
致公党云南省委会举行“机关讲堂”,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
5
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大会在昆召开
6
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召开常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
7
杨洋同致公党昭通市支部党员开展“主委面对面”座谈
8
致公党云南省委会机关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云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
9
省政协副主席和良辉一行走访致公党界别委员工作室:凝心聚力共绘云南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10
致公党云南省委会举行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演讲比赛
华之魂·侨之光--致公党江苏无锡市委到南侨机工纪念馆主题教育有感
2019年12月16日清晨,我们无锡市的致公党员一行五人冒着清冽的雾气赶到了位于畹町镇的致公党中央党员学习教育基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畹町,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南与缅甸九谷市相邻,西北与瑞丽市姐勒隔江相望。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后,畹町成为中国西南重要的国际交通要道。

1938年10月,在日军的铁蹄下,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中国东南的海陆交通均被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成了中国最为主要的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上,不但需要大批军运汽车,而且急需大批熟练的司机和汽车修理工。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于1939年2月迅速发出《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服务》的第六号通告,一方面号召华侨捐款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品,另一方面陈嘉庚先生还亲自到南洋各埠演说动员,广大华侨青年热烈响应、纷纷报名参加。1939年,三千多名南洋华侨子弟克服千难万险从南洋各地归国投入了滇缅公路的运输工作,在日寇的轰炸和袭击下维持了这条对中国至关重要的输血大动脉的畅通,其中一千八百多人牺牲在滇缅公路上。为纪念南洋华侨的牺牲,通过华侨捐助和政府拨款,2014年奠基建立这座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并将其定位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同时,纪念馆也是致公党中央所确定的致公党党员学习教育基地。
纪念馆位于中缅边境的山顶上,老滇缅公路从山下穿过,一座边防哨所正立在大门口。整个博物馆坐北面南,呈箭头状,如一枚路标直指内地。登上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刻满姓名的黑色石柱,一千多名牺牲的英烈的名字罗列在此,俯视着山脚下的中缅边境,永远守候着祖国大地。再向上,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塑像和启功先生题词"华之魂,侨之光"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我们在高慧主委的带领下向着纪念碑三鞠躬,深切缅怀了为国牺牲的华侨先辈们。
馆内笼罩一种肃穆的氛围。一进门是一整面墙的巨幅油画,讲述着南洋华侨机工离别亲人乘船回国参加抗战的场面。纪念馆中一份份照片,一件件实物,汇聚着80年前的记忆,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有18岁的少女女扮男装偷偷报名;有40岁的父亲将孤女送回老家后偷改年龄报名入团,从此天人永隔;有汽车工程师放弃了高薪厚禄甘愿回国当一名汽车修理工,最终牺牲在日军的空袭中。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宁愿放弃优裕的生活,到疟疾横行的瘴疠之地,到财狼出没、蚊虫飞舞的险山恶水之中,以艰苦卓绝,忍饥挨饿,受苦受难的方式,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用生命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用热血践行了报效祖国的初心,谱写了报效祖国的壮丽诗篇。
从馆内出来,清晨的雾气已经散去,阳光普照大地。我们沿着坡道走到半山,和一名售卖纪念品的大姐攀谈起来。大姐指着几百米外的畹町河告诉我们,河那边就是缅甸,那里经常会打仗,时常会有炮声和枪声响起,也经常会有缅甸的难民到中国境内寻求庇护。但不管战况如何激烈,交战双方都不敢在离中国国境太近的地方交火,因为中国军队守护在边界。
80年过去了,在这个世界上,甚至是在离我们近在咫尺的地方,战争依然在继续,但我们不再担心国土会遭受随时出现的敌寇的蹂躏,从而真正的享受和平和自由。世界依然是过去的那个世界,只是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中国。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保卫了我们的祖国,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用他们的汗水为我们带来的今天的繁荣昌盛,而我们必将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会有任何力量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一群人的故事,这是一条路的故事,这是一个民族的故事。
来源:中国致公
打开微信扫一扫
云南致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