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网站      今天是2025年08月14日星期四 登录工作平台

    致公要闻

    致公要闻

    首页 - 致公要闻 - 致公要闻

    【“五一口号”75周年】“五一口号”引领致公前行——回顾“云南致公”40年历程

    作者:幸广元 发表时间:2023年04月24日 点击:2040次

      编者按:

      4月11日,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召开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座谈会。会上,老中青党员结合自身经历和致公党云南省委会40年的奋斗历程,围绕“五一口号”作了主题发言,共同重温了“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背景、内容、现实意义及精神实质,共同回顾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的光辉历程,让与会人员对致公党的初心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小编将发言内容一一编发,以飨读者。同时,省委会开展的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征文活动,收到了一批质量高、感悟深的文稿,小编择优发布,敬请期待!


    “五一口号”引领致公前行

    ——回顾“云南致公”40年历程

    幸广元


    1


      我是一位老归侨,1944年出生于缅甸。1961年在与日俱增的爱国情怀的激励与鼓舞下,我背着家人回国。在祖国母亲的哺育和培养下,我在昆明师范学院(云师大)外语系完成了大学学业,并先后投身教育事业和党派工作各20年,于2004年退休。时光荏苒,如今我已从当年的热血青年步入耄耋老年。


      我是一位老党员,1983年“云南致公”组建的当年,自愿加入中国致公党。服从需要,依依不舍调离教育岗位到致公党机关履职20年。退休后,人闲心不闲,只要组织需要,发挥余热心怡然。


      1976年10月全国人民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12月召开了具有重大、深刻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民主党派组织随之“复苏”。


      在全国一片大好形势下,为了适应形式需要,在致公党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的领导下,1983年4月24日,中国致公党云南省小组成立。1986年2月19日至22日,中国致公党云南省第一次党员大会的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国致公党云南省第一届委员会。自此,“云南致公”由致公党云南省小组的雏形发展到现在——致公党云南省第八届委员会,已走过了40个春秋。


      40年前,从历经最初的创业,到不断地发展壮大并健康成长,无不融汇众多默默为之培土灌溉的前辈的心血,以及他们的无私奉献。回顾40年的历程,令人振奋,也颇然欣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浮现脑际、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德高望重,时年90高龄的印度归侨张相时老人(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副主席)是我们的表率。他以出任小组负责人开始,到担任第一届主委期间,一直勤恳工作,他不顾自己的年事已高,事无巨细、大事小事一肩挑。他紧跟形势,紧紧依靠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认真选配机关干部、组建机关工作班子、发展组织、参加社会活动、参与民主协商,倾听情况通报等,就连寻找合适的办公地点的小事都亲自过问。相老曾语重心长告诫我们:工作中遇到棘手难题,要及时主动地向统战部请示汇报,以求得上级领导的指导帮助,把持好工作方向不偏离。他的敬业精神和不倦的身影,在大家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可敬的老前辈,为“云南致公”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继相老之后,越南归侨黄光教授、新加坡归侨林添福总工程师、美国侨眷许克敏教授,分别担任致公党云南省第一至第四届主委。


      黄光主委常告诫我们:要以中共中央的指示为准绳,认清形式、明辨是非、站稳立场、投入工作。林添福主委带领大家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意见》时,要求机关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参政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贯彻工作始终。


      许克敏主委(省政协第八、九届副主席)曾经这样说过:“我参加致公党是冲着‘致力为公’四个大字来的”。他还特别强调,我们的工作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上要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参政党的政治出发点和归宿。他工作中以“致力为公”为己任,使参政议政、自身建设、海外联谊、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许克敏主委退休后,刘富兴主委在参政议政方面做出可喜成绩。现任主委杨洋在疫情期间,奔波于省卫健委、省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为抗疫工作贡献力量。她政务、党务工作两肩挑,其忘我工作之精神令人敬佩。


      杨洋主委表示:新一届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将在致公党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全体党员扛起责任、接续奋斗,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把致公党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传承好、弘扬好,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秉持共同理想,坚持团结奋斗,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努力在服务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创造新成绩、再作新贡献。杨洋主委有朝气、有能力、有毅力、有魄力,团结带领“云南致公”同迈步走向新时代,开启新篇章。


      我们的历届主委,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各自的优势和风格,认真完成己任,他们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在各个历史时期展现出领导者所具有的政治把握能力。


      树有根、水有源,致公党全体同仁的精神动力,其“根”其“源”显而易见。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五一口号”宣言,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宣言书、动员令。“五一口号”一经发布得到各界的支持,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爱国进步人士、海外华侨纷纷以各种方式发表通电、声明、宣言、告全国同胞书,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5月5日陈其尤副主席代表中国致公党与其他党派负责人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及郭沫若等民主人士联合通电,拥护中国共产党,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


      海外各地致公党组织和华侨一致希望能“建立真正属人民全体的、平等的、合理的民主政权”。为了表达海外侨胞诉求,致公党中央极其慎重地、坚定不移地单独发表了《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宣言》。《宣言》明确指出:“中共在中国革命艰苦而长期的斗争中,贡献最大而最英勇,为全国人民起了先导和典范作用,因为,这次政协的召开,无疑我们得承认它是领导者和召集人”。


      中国致公党发表的《宣言》,表明了中国致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由中国共产党联合合作变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由信奉旧民主主义发展到承认新民主主义,为建设新中国的最高指导原则。从一个为旧民主主义而奋斗的政党,转变为一个新民主主义而奋斗的政党。从此,中国致公党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的坚定的成员。


      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五一口号”,这是我国各民主党派公开宣布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重要标志,也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篇章。从75年前,致公党中央发表的《宣言》到目前的新时代,完全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一方面源于其历史积淀,另一方面源于其现实的革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制度创造,是从中国土壤生长出来的新型政治制度。”


      我亲身经历过“云南致公”的创业、参与过“云南致公”的发展、见证了“云南致公”的成长历程。在祖国大家庭里60余载的生活经历和加入致公党40年的生涯,我深刻体会并领悟到:共产党好、祖国伟大、人民幸福;民主党派不是俱乐部,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成员——参政党,不是当花瓶、做摆设,而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坚信:致公党云南省委会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我们应该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挥好、完善好”的指示精神,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为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的中国复兴号巨轮扬帆起航,加油助力。


      (作者系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原秘书长  幸广元)

    打开微信扫一扫

    云南致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