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网站      今天是2025年09月16日星期二 登录工作平台

    州市动态

    昭通

    首页 - 州市动态 - 昭通

    【应急的留下 要服务购买】——昭通车改“破冰”或成范本!

    作者: 发表时间:2015年05月29日 点击:4538次
    聚焦昭通公车改革
    --昭通"破冰"前行或成全省公改范本

      去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发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昭通市政府紧随国家"步伐",率先坚定地走起了"破冰"之旅,为防止公车改革在遏制"车轮腐败"的同时,作为公车改革意见成员的重要部门,昭通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在公车改革中,加大了调研创新先行"开篇之举",为昭通公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论证"和数据,为昭通撬动全面深化改革搭建了一个新支点。

     

    费用算在明处 还群众一个明白
      "清清白白做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这是昭通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邓富学对工作推行的准则。
      他说,公车改革不仅关系到基层单位开展工作的"福利",更是一项社会民生问题。年初,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云南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从2015年3月1日起,云南省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只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
      昭通区位特殊、无灾不成年的实际,昭通如何做到公车改革既不违背中央精神,又能确保正常公务出行,邓富学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他说,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整治"车轮腐败"的有效方式,但对昭通这样一个地理环境差、交通基础薄弱的穷市来讲,影响不可小觑。
      "数据最能证明事实。"邓富学做过一个调查和测算,昭通从村到乡镇的平均距离为10-15公里,乡镇到县的平均里程为50-80公里,县到市的平均路程为120-200公里。随着近年来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在原来有公务用车的情况下,公务出行无论是从市到县,还是到村,一天基本都能达到目的地,近的还能办完公事后返回单位。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后,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出行就只能乘坐公共客车,极大影响了办事的效率。
      "时间就是生命。"他说,因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影响,每年遭受各种灾难对昭通来讲是常事,如2014年连续遭受了永善"4·05"、鲁甸"8·03"、永善"8·17"三次破坏性地震,特别是鲁甸6.5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在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原来有公车的情况下,震后1-2小时,县乡一级上千人的救援力量就能赶到地震灾区,但公车改革如果全部拍卖后,仅靠保留的机要通信和应急等车辆,国家和省市县级救援力量要在如此短时间内赶到一线救援根本做不到。
      另外,公车如果全部拍卖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出行只能跟普通群众一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遇工程紧急公务需在极短时间内到达,为了赶时间,公务人员虽明知非法营运车辆不能乘坐,但也只得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同时也会出现有的单位由于非法营运车辆机动灵活且能上门服务而长期形成定制服务,这给非法营运预留了生存和发展空间,既造成了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出行的不安全,也给运管部门打击非法运营造成极大压力,后患无穷。

    "公"监"私"营 防止"车轮腐败"
      面对着昭通这样的实际,"公改"一时也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这不仅考验着政府的执行力,也关系着公车改革的成功与失败。昭通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通过调研,建议组建"民营企业组建汽车租赁公司"。怎样保证公车改革既符合中央精神、又能确保正常公务出行呢?
      邓富学说,通过政策鼓励,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组建汽车租赁公司(公司只租车不配驾),然后将现有一般公务用车全部收到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局,通过控股形式将所有公车入股到汽车租赁公司,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出行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到汽车租赁公司租用是最佳方式。
      "必须是由政府控股。"邓富学重复地说,之所以要控股是为了既保证企业有利润赚,又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租得起车。
      为公车改革,他还到过昆明和其他地方做过调研。就如昆明目前由民营企业自己组建的汽车租赁公司,完全是以营利为目的,比如租用一辆"丰田2700"的车每天需要800-1000元左右的租金,作为普通公务员来讲,公务活动根本租不起。
      "监管和效率共同‘运转。"调研人员曾算过这样一笔明细账,一辆价格50万元左右的新"丰田2700"汽车,加入租赁公司后,按照交管部门规定使用年限一般是15年,如果按照3年收回车辆成本价计算,每天只需收取500元左右的租金即可,其他如价格20万元的车辆每天租金200元左右即可,3年过后的租金就全是纯利润。国有资产管理局通过控股形式将公车加入租赁公司运营,就可以算好这笔明细账后实行定价租赁,将管理全部交给市场,这样一来就可以既保证了租赁公司的利益利润,又防止暴利,降低公务活动时的租车费用。
      邓富学说,如果将一般公务用车全部拍卖,难免会出现官商、官民勾结,将公车变卖、贱卖,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但通过收归国有资产管理局加入汽车租赁公司入股运营后,不但会让国有资产不流失,而且会让国有资产升值。比如一辆价值20万元的公务用车,如果现在公开拍卖就只值20万元,但通过控股形式加入租赁公司运营后,按照占51%的股份和每天200元的租金出租计算,6年左右就能收回车辆成本,剩下的9年还能赚回近30万元的利润上缴国库,使公车国有资产产值翻番。但在规定的15年使用年限中,如果党委政府为了既保公务员的方便出行,同时又保证国有资产不贬值也不赚利,则可以将价值50万元的车按每天200元出租,将价值20万元的车按每天100元出租,15年的期限内同样能将公车产值全部赚回,这样既能保住国有资产产值,也能让租赁公司获得与车辆基本等价的收益,还能让公务员低价租车。

    公车需求灵活机动 打破部门岗位"冷热不均"
      目前昭通全市共有各类市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100多家,按照平均每个单位30人、处级领导干部平均每人每月出差2天、普通职工平均每人每月出差1天计算,市级所有单位平均每月要租车近4000余车次,如果全部乘坐客运车辆,既不方便也不现实。按照国家对地方车补不高于中央国家机关130%的上限标准,昭通处级干部车补每人每月应为1040元左右,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应为650元左右,若租用国有资产管理局不以营利为目的控股租赁公司一般配置车辆,每月领导干部只需200-400元左右的租车费,加上平均400元左右的油料费,每月只需600元左右的费用即可;普通职工每月只需100-200元左右的租车费,加上平均200元左右的油料费,每月只需300元左右的费用即可。
      比如某单位5人同时去镇雄出差2天,若乘坐客车,5人来回的车费就是1000元(平均每人200元);如果是租一般配置车辆,则费用为200元租赁费和500元左右燃油费共700元左右(平均每人140元),但从省时和方便上来讲,租车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公务出行每天可以报销的交通补贴,与目前对比,既保证了干部职工的正常公务出行,也让干部职工无形中增加了收入。
      同时,若租车方式采取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定制租赁、对社会人员采取自选租赁(即对公务员长期租赁优惠打折、对社会人员根据市场定价租赁)的方式,则国家公务员可以在上述租车费用的基础上少得更多。
      "大灾大难面前用车机动灵活。"邓富学说,一切改革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他打了一个比方,若公车改革后将所有一般公务用车全部拍卖,若再遇到像鲁甸"8·03"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时,昭通党政机关抗灾救援力量就只能乘坐社会运营车辆,但一时要找到成百上千的车辆根本不可能,从而拖延了救灾时间。
      "特事特办。"他告诉记者,如果将所有公车通过收归国有资产管理局控股加入租赁公司运营,遇大灾大难时,要调集车辆则非常容易,只需党委政府命令一下,由国有资产管理局特事特办,统一调集使用,事后按租车价格统一付账即可。
      他还建议,为便于公务出行,除了市级可以组建2-3家租赁公司外,11县区也需要分别组建1-2家,公司按照只租车不配驾的方式组建后,成百上千的车辆需要人开,公司需要人管理,这样既解决了当前机关工勤驾驶员的就业问题,同时按照一个公司10-20个管理人员的标准,全市又能提供200-300个就业岗位。
      总之,昭通公车改革选择将一般公务用车全部上缴国有资产管理局控股加入租赁公司运营的办法,是既符合中央和省精神、又能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常公务出行、还能解决一大批人就业问题。
      针对昭通公车改革,他还特意将自己的调研和想法,形成文字方式上报市政府,目前当地政府已多次组织多家部门论证。如果他的建议方案被采用和执行,昭通的公车改革必定会走在全省前列,将成为全省"公改"的一个成功范本。

     

    来自:微昭通 

    打开微信扫一扫

    云南致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