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要闻
热点新闻
致公党党员中的省两会代表委员媒体报道集(一)
为国计民生多一份鼓与呼,这样的报道,才是有良心、有担当的报道。2023云南“两会”期间,我们媒体的关注点在哪?或许就是这个社会的关注点在哪?我们致公党党员中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又有何“发声”?小编结集整理发布,带你进入“读报”时间……
媒体:云南政协报
标题:《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健全云南高原湖泊水生态环境评价标准体系》
对象:致公党云南省委会
“构建科学合理的湖泊评价标准体系,是解决湖泊发展与保护之矛盾,做好湖泊保护治理科学谋划、系统治理的重要抓手,更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的现实体现。”结合我省湖泊保护治理工作实际情况,在今年省两会上,致公党云南省委提交了题为《关于建立健全云南高原湖泊水生态环境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指出,我国湖泊评价标准缺乏系统的基准研究,云南高原湖泊特色鲜明却未得到充分研究,导致接受国家考核先天不足;我国湖泊评价标准体系以水质为主,云南高原湖泊丰富生物资源及独具特色的服务功能未能发挥优势。总体而言,现行标准中缺少生物指标、无基准值参照、不同地理区域及湖泊自身特征未能充分考虑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制约因子之一。
在充分研究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致公党云南省委建议,我省环保、水利、科技部门要系统梳理以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为典型代表的水环境监测与水生生物调查基础信息,借助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标准化监测工作效能,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持续开展长时间、广空间的湖泊生态系统调查工作,推动构建动态数据库、模型库、决策库。要尽快启动云南高原湖泊水质水生态指标基准研究,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开展以水生态系统保护为目标的云南高原湖泊水生态环境基准研究。针对高原湖泊主要污染指标及特殊指标如总磷、化学需氧量、叶绿素及水生生物本底等,综合多学科优势研究建立水质水生态基准,为云南乃至全国推行分区的湖泊保护治理水生态环境标准构建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
提案还建议,要充分借鉴生态环境部即将启动的长江水生态考核指标体系,以高原湖泊自然特色与功能定位为出发点,优化建立基于基准的,以提升九大高原湖泊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与持续性为目标的,兼顾共性与个性的湖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自然禀赋及社会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媒体:云南政协报
标题:《省政协委员高铌: 加大对智慧交通的开发和投入》
对象:省政协委员、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常委、省属第七支部副主委、科教文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铌
“我今年比较关注智慧交通建设,呼吁我省建设昆明现代化智慧交通试验区。”作为连任的“老委员”,高铌在十二届省政协期间,每年提交提案,积极参加省政协组织的各项调研、视察、活动,交出了很好的“履职答卷”,此次连任后,她早早就准备好了提案,呼吁我省加大对智慧交通的开发和投入。
高铌说,2020年2月,国家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把建设中国标准智能汽车和实现智能汽车强国作为了战略目标。我国的智能交通科技机构在河北保定、湖南长沙、北京亦庄、广州黄埔等城区的落地实践证明,通过智能的交通信号控制,可以提升20%—30%的通行效率。
结合深入调研分析后,高铌提出,要有效改善昆明市现有交通压力,提高市民交通出行便捷和安全,打造昆明市现代化绿色环保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在昆明开展现代化智慧交通建设势在必行。
高铌建议,要以建设环滇池智慧交通试验区、小区域智慧交通试验区为核心,带动建设昆明现代化智慧交通试验区。首先要对滇池环线公路进行交通信号灯智能化改造,结合道路传感设施建设,依托智能化体系构架,适时引入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客流接驳,构建全新现代化智慧环滇池旅游通道,把滇池湖域各古村落、历史名胜、观光景点全部打通串联起来,结合百度地图引流、线上引流,有针对性地开展外地游客到昆的旅游推荐,有效提高环滇池风景区的价值推动。特定区域内(如,呈贡区行政中心)可引入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运营,市民利用APP进行车辆预约乘坐,让试验区内市民体验高科技带来的高质量出行体验。同时,积累经验,为未来的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智慧交通体系做好充足准备。
媒体:云南政协报
标题:《省政协委员罗金洪:落实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对象:省政协委员、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委员、大理州委会专职副主委罗金洪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省不管是州(市)府所在地的各高中学校,还是县域高中学校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很好地满足了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新需求。但是,在全省高中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县域高中教育暴露出一些问题。
“与州(市)府所在地的各所高中相比,全省县域高中软硬件设施差距都较大,不少县区群众为让孩子能在州(市)府所在地的高中安心读书,不惜放弃工作租房或买房陪读,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向城市转移,不少中小学也随县高中一样,呈现出凋敝状态。”省政协委员罗金洪在生活中注意到了县域高中的发展现状,并为此开展了调研。在即将召开的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罗金洪准备提交《落实“十四五”县中提升计划 重振县域普通高中》的提案。他在提案中指出,目前,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新期待与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的滞后存在矛盾,而高中招生政策不科学、县域普通高中人民教师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等因素造成了县域高中发展的不平衡。
为此,罗金洪建议,省级教育部门要牵头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1项总目标和5个具体目标。要逐步改革现行普通高中招生政策,促进城乡教育更公平、更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县域普通高中优秀校长队伍和优秀人民教师队伍,用好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县域普通高中任教。同时,要依托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切实提高县域高中教学水平,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媒体:云南政协报
标题:《省政协委员纳晨:建强队伍 缓解儿童看病难题》
对象:省政协委员、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委员、昆明市延安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纳晨
省政协委员纳晨是一名儿科医生,在今年的省两会上,他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解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在工作中,他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组建微信“患教群”,进行公益育儿防病科普;在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科普育儿防病知识;积极开展合法的网络问诊等,得到了不少家长的赞许和反馈。
他将在省两会上呼吁:开设儿童咳嗽专科门诊,以专项治疗提高看病效率;培养新的骨干力量,提升医生看病水平,缓解儿科就诊压力;对看病的儿童由专业能力强的医生初诊判断后进行分诊;进一步加强儿科医生队伍的培养力度。
媒体:云南日报
标题:《百姓问、代表委员议、专家谈: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绿美云南 》
对象:省政协委员、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委员、异龙湖保护治理民主监督工作专家组组长、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潘珉
“相信随着今后一系列的‘污水’工程、‘活水’工程、‘净水’工程、‘源水’工程、河湖监测调度及监管以及基础研究等项目的实施,滇池大放光彩的日子将会越来越近。”长期奋战在滇池治理一线,省政协委员、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潘珉对滇池的明天充满信心。
“多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按照‘四个彻底转变’的治理策略,实施‘退、减、调、治、管’5个支撑性举措,从系统规划科学治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控源截污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系统提升、社会共治综合管理等方面开展滇池保护治理工作。”潘珉介绍,2019年至今,滇池全湖水质持续保持Ⅳ类,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标志性成果。
“当然,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还需进一步拓宽全民参与滇池保护治理的渠道和方式,引导、营造保护滇池、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滇池保护治理,全社会一起努力把滇池打造成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潘珉建议。
打开微信扫一扫
云南致公微信公众号